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、加速碳减排的关键时刻,4月21日,恰逢“世界地球日”前夕,中铁二十二局与江苏绿碳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携手合作,正式启动楼宇DAC项目。此举不仅是集团公司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、拓展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的积极实践,更标志着负碳技术在城市建筑应用领域迈出了开创性的一步。
项目展示厅(企业官微)
“直接空气碳捕获(Direct Air Capture,简称DAC)是一种直接从大气中提取二氧化碳的技术。将DAC技术与建筑设计施工深度融合,推动在房地产公司开发的中国铁建·花语湖畔社区顺利落地、高效运行,这不仅极大提升了房屋建筑品质,更是为第五代建筑的探索提供了实践范例。”该项目负责人介绍道。
核心技术突破
创新负碳技术与高效固碳
本次项目的核心亮点在于将DAC技术首次集成应用于城市楼宇。与传统工业点源捕集不同,DAC技术直接从环境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,是实现“负排放”的关键技术路径之一。测试数据显示,该DAC系统可在1分钟内将入口处426 PPM的二氧化碳浓度降至接近零。这不仅为解决室内因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导致的“闷”感、提升居住舒适度提供了创新方案,更重要的是,开辟了城市建筑主动参与碳减排的新途径。
项目介绍(企业官微)
捕获二氧化碳之后,如何安全、有效地进行封存或利用是关键。项目团队开发出的混凝土固碳技术,能将捕获的二氧化碳稳定地固化在混凝土中,固碳率(相对于水泥用量)最高可达29.7%,相当于每立方米混凝土可“吸收”约153公斤二氧化碳。更具价值的是,这种固碳过程不仅实现了二氧化碳的长期安全封存,还能创造经济价值。
与此同时,采用该技术生产的固碳混凝土,在减少水泥用量的同时,其强度指标与同标号普通混凝土基本一致,并能显著缩短养护时间。这一突破有效解决了捕集到的二氧化碳的规模化消纳的难题,为建筑行业提供了可持续的低碳建材,使建筑本身从碳排放源转变为碳汇载体。
项目深远影响
引领CCUS新方向,助力“双碳”目标
此次楼宇DAC项目的启动,其意义远超单一项目本身。此前,国际上的大型DAC项目多选址于偏远地区,而该项目首次证实了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建筑环境中部署DAC技术的可行性与高效性。它不仅为碳捕集、利用与封存(CCUS)技术开辟了全新的应用场景,同时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供了新工具。
楼盘实景(企业官微)
城市是全球主要的碳排放源,而建筑运行阶段的碳排放在全生命周期中占比过半。该项目将DAC技术与创新的混凝土固碳技术相结合,为城市建筑的碳减排和碳消纳提供了一条龙解决方案。这不仅有助于直接削减城市碳排放总量,更能带动绿色建材、智能楼宇等相关产业发展,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,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,助力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。
秉承“建设美好生活”的初心,遵循“绿色健康、智慧科技”的设计理念,据悉,中国铁建·花语湖畔社区在规划建设之初就引入“六恒科技系统”——恒温、恒湿、恒氧、恒静、恒洁、恒智,同时全面践行新绿标体系下的“建筑五性”,集成地源热泵系统、毛细管网辐射系统、全屋智能系统等三十项技术,取得了中国绿色建筑设计最高级别认证——“绿色建筑三星级”和“健康建筑三星级”标识双认证,成为南京市溧水区首个获此认证的住宅类项目,引领住宅市场的新趋势。
楼盘实景(企业官微)
中铁二十二局与江苏绿碳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的此次携手,是绿色科技与传统建筑行业深度融合的一次创新实践。双方将以此项目为契机,持续深化沟通合作,将楼宇DAC及固碳技术推广至更广泛的建筑类型和区域,让绿色低碳的理念深入人心,惠及更多民众。